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龟虽寿》以明其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 B.消灭袁绍 | C.废汉称帝 | D.建立魏国 |
下图反映了“印巴问题”的现状。导致该现状出现的历史根源是( )
| A.蒙巴顿方案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
| B.联合国“分治决议” |
| C.人口膨胀 |
| D.环境恶化 |
史论推理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选项 |
史实 |
评价 |
| A |
广田弘毅内阁建立 |
标志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地 |
| B |
赫鲁晓夫改革 |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
| C |
20世纪50——70年代初 |
是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 |
| D |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史教学园地 |
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 |
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是苏联解体的根源,其主要特征是( )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B.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
| C.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 D.提倡个人崇拜 |
马克垚在其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认为:(1924年后)苏联政府制定的工业化路线,不同于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经验。这是因为苏联工业化()
| A.优先发展农业 | B.优先发展轻工业 |
| C.优先发展国防工业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经济的随着发展,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 A.国际联盟 | B.欧洲联盟 |
| C.联合国 | D.世界贸易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