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世纪,对于欧洲的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开始兴起,世界开始由分散逐步走向整体。请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1840年前后,“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
(2)材料一中看出《哈姆雷特》这部作品体现了什么精神?这一事件最早开始的国家是什么?
(3)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世界影响是什么?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5)材料三中描述的事件中在交通工具上有什么新的发明?
(6)这场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探究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改革始终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相伴。数千年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相互更替、影响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历史上进行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以郡县制为重点的封建改革家是谁?这次改革对秦国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
(2)改革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制度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在中国古代史上哪次改革具有这种性质?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7世纪日本或8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请写出他们的名称。当时日本力主改革的大臣和西欧的宫相分别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日本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谈一谈你的感想和启发。
分析说明题
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都传到了西方。
——摘自丝博网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做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的路线?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摘自《魏书》
(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材料二中的“诏”是谁下达的?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4)英国哲学家培根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曾经这样评价“它们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简述指南针传入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
材料一: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十一二世纪,西欧城市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起初,琅城市民用巨款向城主赎买了自治权,但城主挥霍掉赎金后,背信弃义地取消了城市自治权。被激怒的市民拿起武器,进行斗争,最后取得胜利。后来,从市民阶层中分化出富裕市民和银行家,这些人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
(3)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问题?
(5)材料二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6)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什么作用?
按照提示信息填空
(1)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_____
(2)希腊雅典在_____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3)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国王______经过十年征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4)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结束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
(5)公元前21世纪,______朝的建立,是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读图题;
(1)如图,请在下面两幅图中A B C D E处,写出他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图1的古代文明与图2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