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银行 | B.兴办公共工程 |
C.调整劳资关系 | D.缩减农业产量 |
20世纪初,大量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干部、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大化改新成效显著 |
B.日本进入了信息时代 |
C.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强国 |
D.日本彻底铲除了封建残余 |
19世纪后期,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明治维新,其中使最能反映这一改革性质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
B.允许土地买卖 |
C.“文明开化” |
D.发展近代工业 |
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李明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右面的知识提纲,由此我们判断他正在学习探究的主题是()
A.大化改新 |
B.南北战争 |
C.倒幕运动 |
D.明治维新 |
下列情况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是()
①实行小学义务教育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允许自由买卖土地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应该帮助邻国进步 |
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 |
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
D.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