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同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都要罚做奴隶。
(1)以上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2)商鞅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
(3)商鞅变法对该诸侯国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阅读下图请回答:(6分)
请回答:
(1)下图反映了哪一种原始人的生活场景?
(2)仔细观察此图,想象一下,他们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也可以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
观察下图,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图一远古居民建造的房子叫什么?是哪一居民所建?
(2)图二远古居民建造的房子叫什么?是哪一居民所建?
(3)他们建造的房子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原文大意:不论气候如何变化,人们都能够避免旱涝灾害。所以成都平原没有荒年,人们也没有挨过饿,天下人把它称为“天府”。)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情况?
(2)该工程是什么时候由谁主持兴建的?建在哪条河流上?
(3)该水利工程由哪几部分组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有什么功绩?
材料二: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
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说文解字》译段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二的社会问题,指出“秦王”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黄埔军校,
材料二:当前,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否认侵华战争,一些政府官员公开参拜“靖国神社” ,这些行为引起了亚洲人民的愤怒。
材料三:2014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举行了“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活动。某校为了响应这一活动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
请回答:
(1)黄埔军校对当时的国民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所出现的这些言行,谈谈你的看法。
(3)请同学们为该校举办的这一活动,设计一个合理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