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
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激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视    
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方人士纷纷前往某国取经。它的经济的一枝独秀和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一名记者从该国回去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词。文中的“某国”应该是( )

A.苏联 B.波兰 C.印度 D.中国

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 发出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D.日本明治政府开始维新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B.联合国成立导致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D.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进步的。下列事件中,对于“新”的体现表述错误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
C.苏俄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计划经济
D.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文明高度发展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