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这段史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法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诽,而循礼者不足多。”
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史料中的卫鞅之谁?
(2)他的思想,得到了当时哪个国家的采纳和实施?其内容是什么?
(3)卫鞅的思想对该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不过二百五十多年前,它也是一个受英国奴役的国家。在获得独立后不到百年的时间里,美国又进行了一场艰巨的统一战争。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两次战争,美国的现在是什么样还很难说清楚。你知道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关键性战争是什么吗?两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它们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战争名称:
性质:
作用: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推翻了秦朝残暴的统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小华认为以上表述完全正确,而小雪认为以上表述有不正确的地方。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改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请回答:
(1)我国于何时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邓小平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提出这一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请高度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党的哪一次会议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哪一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材料一: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1)材料四中的“林文忠公”是谁?他的功绩还有?
材料二: “复(严复)殚心著述,於学无所不窥,举中外治术学理,靡不究极原委,抉其失得,证明而会通之。精欧西文字,所译书以朅辞达奥旨。”
——《清史稿》
(2)史料中“复”影响最大的译著是?“复”提出的观点有?
材料三:中日和约十一款,全权大臣既画押,电至京师,举国哗然,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论,……。初则广东举人梁启超联名百余,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裳各联名数十,首诣察院,呈请代奏。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3)材料四反映的是近代史的什么事件?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创办的著名杂志是?在哪一会议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材料五: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5)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2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4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