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无关的是(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人民日报》文摘:“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这表明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
A.加剧了全球贫富分化 | B.推动了全球商品贸易 |
C.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 D.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 |
二战期间,处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领袖地位的苏、美、英三国首脑多次举行会议。其中的一次会议主要探讨如何处置战后的德国、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宣战等问题。当然要涉及中国问题,以至于当得知会议相关中国的决议后,蒋介石连骂三声“娘希匹”,并说:简直是第二次慕尼黑阴谋!请问这次会议是:()
A.慕尼黑会议 | B.开罗会议 |
C.波茨坦会议 | D.雅尔塔会议 |
1933年,罗斯福新政期间,迪士尼动画片《三只小猪》上映,主题曲“我不怕大灰狼”鼓舞了美国人民战胜危机的士气。新政最重要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 B.调整农业,压缩产量 |
C.调整工业,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 D.实行以工代赈 |
1919年各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凡尔赛和约》之时,列宁曾有过这样的评说:“该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靠此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之上的……”可见,巴黎和会是一次:()
A.战后公平公正的和平会议 |
B.满足了各战胜国基本要求的和谐会议 |
C.帝国主义国家消除矛盾的友好会议 |
D.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日德意等国继英美法之后完成了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的转变,各自选择的途径略有差异。其中日本和俄国选择的途径是:()
A.资产阶级革命 | B.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C.王朝战争 | D.独立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