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下图甲是某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图乙是仙人掌固定CO2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与其他两条曲线均互为对照的是曲线_________,曲线Ⅱ中,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为___________。
(2)若保持C点的光照强度,突然将植株由曲线Ⅲ的培养环境转移到曲线Ⅱ的环境中培养。此时受到影响的主要是__________阶段,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_____(物质)的含量会增加。
(3)仙人掌的气孔在夜间张开,CO2进入叶中被固定在一种碳四化合物中,白天气孔关闭,有光时由碳四化合物释放CO2进行卡尔文循环,并合成C3糖(卡尔文循环中所直接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是C3糖而不是葡萄糖)。仙人掌细胞进行卡尔文循环的场所是___________,仙人掌这种固定CO2的特殊途径对适应干旱条件有何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生态学家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NP、GP、R间有如下关系:NP=GP-R。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NP表示 。
(2)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传递的效率为 。
(3)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该生态系统输出的总能量为 。如果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4)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否属于其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的一部分? 。
(5)在研究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也对初级消费者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了它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个,第二次捕获到20个,其中有标志的10个,则该种群的密度约是 个/hm2。如果第一次被捕获的个体以后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该种群的密度可能比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
(10分)回答下列问题:
I.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1)据图1,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0~25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25~40min期间,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2)据图1和图2可判断,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_______(多/少)。
(3)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B植物的干重将(增加/减少/不变) 。
II.如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__倍。
回答下列问题:
I.当植物缺水时光合作用速率将下降,有人通过实验对有关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探究。实验前植株正常灌水,并给予正常光照及其他理想条件。自实验开始后,除实验组停止灌水令土壤逐渐干旱外,其他条件均不变。于停水处理后的第一天开始,每3d取样一次(早晨8:30 -9:30取样,叶片取自幼苗顶端第5至第6片叶),分别测定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胞间CO2浓度、叶片光合速率等数据,并绘制图像如下:(a曲线为对照组、b曲线为实验组)
(1)据图分析,O-6天内,丙图中b曲线下降的原因是;6天后,乙图中b
曲线上升的原因是,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2)根据图像分析,6天后实验组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此时增加光照(能/不能)使五碳化合物含量迅速恢复。
II.如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1)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的含意可以用图乙中的(用字母表示);
(2)处于图甲中a-b段时,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有(用字母表示)。
(3)在图甲中的任一时刻,图乙中始终存在等式关系是。
(4)若图甲是在最适温度、最适CO2浓度条件下测定的,则C点后可能的限制因素是。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一种非逆转录RNA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能感染人类。研究者针对禽流感病毒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种。对禽流感病毒的基因测序时,主要工作目标是测定禽流感病毒。
(2)病毒除感染家禽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说明不同种类的被感染细胞表面具有相似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在被感染的细胞中,通过RNA复制与翻译过程合成病毒蛋白,从而产生子代病毒,机体被感染细胞的清除可通过免疫实现。
(3)某男子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并已产生相应抗体,无明显病症,但这并不能保证他短期内再次感染时不会成为禽流感患者,理由是。
(复习班做,14分)在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随光照强度变化情况如图,请回答:
(1)光照强度为b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2)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相当于___个相对值的葡萄糖。
(3)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该植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______个相对值的 CO2,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4)光照强度由d变为e时,短时间内C3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在a时,提供H218O,则18O的转移途径为_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
下图1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内填序号)
(1)比较该图1中A、B两部分,若A是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 ]。若A是蓝藻细胞,它属于原核细胞的主要依据是无[ ]若A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可能具有色素的细胞器是。(填名称)如果将图中A细胞放入清水中,不会涨破的原因是。
(2)图1中具膜的结构有(填图中的序号),它们的主要成分是。
(3)图1中B若为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实验中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测得放射性强度在三种细胞器上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相关膜的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请判断甲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在图1中依次分别是
:[ ]_、[ ]_、 [ ]_
请判断乙图中的d、e、f曲线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乙图中f先增加后减少的原因是:
以上实验也说明:各种不同的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___________,它们之间密切联系,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