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镜头一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存在什么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镜头二中,金砖国家为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什么措施?你认为有什么积极意义?
(3)镜头三中,处理中日两国之间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
问题探究:
温家宝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五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关注“三农”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话题,古今中外事例甚多。如现代历史上,苏联(苏俄)、美国、中国都不断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体现政府关注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据此回答:
(1)唐贞观年间出现“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的繁荣局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唐太宗采取有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哪些?到唐玄宗时期农业发展有何表现?
(2)苏俄政权得到巩固后1921年对农业政策调整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实施的农业措施又是什么?
(3)为防止农产品生产过剩,控制农产品产量、价格,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业生产政策进行多次调整,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误教训请各举一例,并加以说明。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实施、政策调整带给我们启示是什么?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球性的社会变革,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以科技为动力,工业化为中心导致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并引起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面变革,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思想上的民主化。一般来说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思想近代化等。请回答:
(1)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什么?它有何积极作用?
(2)中国在20世纪初,在政治和思想近代化上,有何重大探索?请分别写出探索中一名代表性的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光荣斗争史,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最少答两点4分)
(2)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灿烂的中华文化】
文化是一种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朝代是。
(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是。(1 分)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4)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魅力襄阳】
材料:襄阳历史悠久,文化繁盛,这里山川秀美,名人荟萃。既有东汉帝王,又有蜀汉名相;既有诗人浩然,又有名士水镜。这里有数不尽的人文传奇,有道不完的革命史话,正所谓“襄阳好风日”,魅力无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东汉帝王”、“蜀汉名相”分别指谁?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道出了三国时蜀汉名相的伟大功绩。请列举一个“三分国”时期发生在襄阳的历史典故。
(3)襄阳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荟萃。请你说出襄阳籍的两位历史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