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科研人员所研究的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一般人对苯硫脲感觉有苦味,由显性遗传因子B控制;也有人对其无味觉,叫味盲,由隐性遗传因子b控制。统计味盲家族,若三对夫妇的子女味盲的概率各是25%、50%和100%,则这三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④②⑤ |
D.④⑤② |
下列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
在孟德尔进行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纯合子杂交,F1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来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 ② ④ |
B.④ ⑤ |
C.① ③ ⑤ |
D.② ③ ⑤ |
下列组合中属于测交的一组是
A.EeFfGg×EeFfGg |
B.EeFfGg×eeFfGg |
C.eeffGg×EeFfGg |
D.eeffgg×EeFfG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