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请分析回答:
(1)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遗传病。父、母方第15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分别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①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在神经组织中UBE3A基因表达才会被抑制,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_______性。
②由于UBE3A基因和SNRPN基因___________,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③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右图所示。
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突变。
(3)人类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发生相互易位(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如甲图所示,乙图为某痴呆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Ⅰ-2、Ⅱ-2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后代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某—染色体某—片段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后代早期流产。
现已知I-2、Ⅱ-2的后代中有因早期流产而导致胎儿不能成活的,Ⅲ-3已出生且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含有A+、B-易位染色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个经消毒的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C为相应生理过程进行的场所,①~⑥均为气体物质。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 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左侧、右侧或相同)位置处。
(2)丙图内可表示二氧化碳的是__▲___(填序号);二氧化碳被消耗的场所在_▲_____; A场所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是__▲___
;进入C的⑦是指___▲____和还原剂氢。
(3)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丙图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序号) ▲。
(4)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5)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阶段。
(6)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 (偏高/偏低/相同),原因是▲。
(7)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对动物脑的研究不断深入。人类的脑中有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它是谷氨酸在一种脱羧酶的作用下转变而来。有一种病在静止或运动时有舞蹈样动作,称为舞蹈病,就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脱羧酶所致。
(1)谷氨酸的R基是-C3H5O2,则谷氨酸的分子式是▲。
(2)r-氨基丁酸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它暂时贮存于突触小体的▲内,当神经兴奋时,可以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作用于突触后膜。
(3)舞蹈病是一种遗传病,这种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该实例体现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来控制▲从而控制性状。
(4)右图为某家族舞蹈病的遗传系谱图,I1与I2所生孩子含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和▲(填细胞器)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2)除温度外,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和▲。
工业生产果汁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研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学生甲和学生乙设计的实验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甲和学生乙的实验结果相比,的误差小。
(2)实验中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3)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曲线图,横坐标应表示,纵坐标应表示,下面4条曲线中,曲线最接近实验结果。
下图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图中表明蔗糖酶能催化______水解为__________。
(2)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的原因是麦芽糖与蔗糖酶的__________结构不适合,这是蔗糖酶具有_________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