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8万英镑修建了钢铁-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厅“水晶宫”。向世界炫耀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当时英国可以展出的“工业技术成果”应该不包括( )
A.珍妮机 | B.改良蒸汽机 | C.轮船 | D.火车机车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初,入同盟会者激增,“一日附者率数千”,趋炎附势之徒也竞相加入,借以获得进身之阶。这反映了( )
A. |
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
B. |
辛亥革命潜藏危机 |
C. |
民生主义初步实现 |
D. |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
1908年,沪宁铁路开通,苏州民众上午即可看到当日的上海报刊,使得“民智日开,风气自变”。据此可知,当时( )
A. |
上海成为文化中心 |
B. |
普通百姓支持民主革命 |
C. |
报刊推动文艺繁荣 |
D. |
新式交通促进思想传播 |
1895年,康有为上书痛陈,值此千年变局,“病症已变而犹用旧方”,未有不危者。为此,康有为开出的“新方”是( )
A. |
师夷长技 |
B. |
民主科学 |
C. |
变法图强 |
D. |
实业救国 |
下表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的部分物理教科书的信息。这些翻译活动( )
A. |
宣扬了革命思想 |
B. |
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 |
C. |
动摇了清朝统治 |
D. |
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
1856年英国炮轰广州城,广州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把上岸的侵略者赶跑。1858年广州牛栏冈一带群众协力迫使英法联军狼狈逃回城里。据此可知,当时( )
A. |
群众有反侵略的意识 |
B. |
义和团运动开始兴起 |
C. |
清政府坚决抵抗英军 |
D. |
广州城尚未开埠通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