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闭容器中,5 mol H2与2 mol CO2发生反应:3H2(g)十CO2(g)≒CH3OH(g)+H2O(g)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1> P2> P3>P4 |
| B.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
| C.若T1> T2> T3>T4,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 D.T4、P4、时,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
|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
|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
| 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
关于热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 |
| 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
| 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也不相同 |
| 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
.把aL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2等份,一份需用bmol烧碱刚好把氨气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时,消耗c mol氯化钡,由此可知原溶液中NO3-离子的物质量浓度为(单位:mol·L-1)
| A.(b-2c)/a | B.(2b-2c)/a | C.(2b-c)/a | D.(2b-4c)/a |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制CuSO4: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
| B.制CuSO4:2Cu + O2= 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
| C.制Cu(NO3)2: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
|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 B.原子序数:d>c>b>a |
| C.离子半径:C3->D->B+>A2+ | D.单质还原性:A>B>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