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正式通水,中线工程预计2014年建成全线通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该调水工程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
B.缓解京津地区地面沉降
C.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D.减缓海岸线后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缓解华北地区春季的旱情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14-15题

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该图、表1,回答第13题。

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
D.黄河下游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1-12题。

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A.a、b、c B.c、b、a
C.c、a、b D.b、c、a

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读兰渝铁路示意图,回答8--10题。

关于兰渝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跨越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植被以森林为主
D.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以下关于建设兰渝铁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铁路网的布局更加优化
B.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C.缓解陇海、宝成等铁路线的运输压力
D.重庆将成为川黔、湘黔、兰渝等铁路线的交会点

关于宝鸡所在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省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B.典型民居是四合院
C.境内由北向南依次为中温带、暖温带
D.煤炭资源居全国首位

2010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3日,新疆伊犁、昌吉、阿克苏、哈密和乌鲁木齐等地州出现强降温并普降大雪,大部分县市遭受严重雪灾。读乙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判断降雪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

A.4000m B.2500m
C.2000m D.1500m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