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资料二: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是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2)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多样了,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3)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依据下图判断,信息产业处于期(填字母);纺织工业处于期或期(填字母)。
(2)产业的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下表分析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ABC各是什么不利影响)

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2)分析影响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因素。

读东亚《工业区域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的分布及污染工业迁移方向示意图》,回答有关向题。

(1) 从自然条件考虑,A国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
(2)20世纪70年代以来,A国工业由密集型转向密集型。图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利用这种变化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
(3)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在图中B处建立经济特区有哪些优越的地理条件?

读“受海平面升高影响下某国土地变化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国。
(2)A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是
(3)海平面升高的原因可能是
(4)该国为避免因海平面升高造成土地面积减少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是
(5)海平面上升对该国的影响还有哪些?举三例:

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
(2)目前,北非严重缺粮的原因是,“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