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下图为中国某年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
分析图中阴影地区灾害损失率较高的原因。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规划终于亮相,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其经济发展备受关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牧业是新疆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材料二: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示意图
(1)甲山峰北坡下半部分布着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等四个自然带。 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图中②是______________ ,④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请分析原因。
(4)近年来北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提高,你是否赞成该地大面积发展棉花种植业并说出理由。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 | B.河南省 |
C.四川省 | D.海南省 |
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
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
【环境保护】
下图为我国某煤炭资源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煤炭资源开采中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析图示地区土地复垦所采取的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地震造成398人遇难、3人失踪、1801人受伤、108.84万人受灾。鲁甸一位官员坦言,“倒塌房屋中至少80%是土坯房,若震区没有那么多土房子,防震工程的推广能再加大些力度,这次地震的伤亡一定会大幅减少。”
材料二鲁甸县地处小江断裂带,总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0人,近年已多次遭受过地震侵害。此次地震是18年来云南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还引发正在建设的红石岩水电站上游河段一处山体滑坡,牛栏江堵塞形成堰塞湖,导致该河段水位急剧上涨,致使湖区村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材料三据中国气象局介绍:“ 8月3日震区将有雷阵雨天气,气温为16~25℃。预计未来三天,将有明显降雨天气,并伴有雷电,其中4日夜间至5日有中到大雨。”
材料四读鲁甸位置图及堰塞湖景观图。
(1)包括鲁甸在内的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云南鲁甸此次地震的特点。
(2)简要说明图中堰塞湖的成因,并分析堰塞湖的形成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透明度和水色是海水之美的两个基本要素。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程度,数 值越大,透明度越高。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颜色,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水色发生变换。中国最美的海在南海,春季是南海海水最美的季节。下图是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 海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
材料二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因其重要的海运交通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名。
(1)简述我国四大海域海水透明度的分布规律。
(2)分析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 Q区域(阴影部分)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