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APEC会议于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图5为APEC峰会第一天北京(40°N)与晨昏线的关系示意图,晨线与昏线分别交40°N于M、N两点,其中K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APEC会议召开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图中阴影部分达到一年的最大值 | B.澳大利亚农民正忙于收获小麦 |
| C.地中海沿岸国家迎来旅游旺季 | D.天安门广场旗杆影子在地面转动的角度达一年的最大值 |
峰会期间,有关K、M、N三点的移动规律正确的是
| A.K点上移,M向左移,N向右移 | B.K点下移,M向左移,N向右移 |
| C.K点上移,M向右移,N向左移 | D.K点下移,M向右移,N向左移 |
读某艘游轮旅游线路图(起点为奥克兰,终点为悉尼),完成问题。
该游轮
| A.墨尔本至悉尼航程顺洋流而行 |
| B.奥克兰至丹尼丁航程大致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
| C.丹尼丁至哈伯特航程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
| D.哈伯特至墨尔本航程大致逆风而行 |
该旅游线路起点和终点
| A.纬度位置相近,气候类型相同 |
| B.气候类型不同,雨季不同 |
| C.海陆位置相似,气候类型相同 |
| D.气候类型不同,但雨季一致 |
该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已知I、II、III三类岩石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读图,完成问题。
据图判断,该地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①褶皱 ②断层 ③地壳的升降运动 ④岩浆活动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由图可推知
| A.M断层先形成,O地层后形成 |
| B.O地层先形成,N地层后形成 |
| C.C层形成时,该地为陆地环境 |
| D.从E层形成期到F层形成期,海平面上升 |
读某河流上游某断面甲、乙两次洪水沉积物粒度分布曲线图,完成问题。
当水流速度减慢时,洪水搬运的下列沉积物最先沉积的是
| A.粘粒 | B.细粉沙 | C.粗粉沙 | D.沙 |
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发生时间较早 |
| B.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持续时间较长 |
| C.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搬运的物质较多 |
| D.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流速度较小 |
该图为黄河中游某区域水系图及河津水文站1950—2010年部分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问题。
由图可知,河津水文站1950年—2010年
| A.年径流量呈持续增加趋势 |
| B.年径流量增加先快后慢 |
| C.年输沙量初期较大,后期减少 |
| D.输沙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
导致1950年—2010年河津水文站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化,降水量逐年增加 |
| B.人类破坏植被,生态环境恶化 |
| C.人类兴修水利工程,植树种草 |
| D.人口增加速度快,人口压力大 |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地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 B.江南丘陵 | C.云贵高原 | D.青藏地区 |
图中M时期
| A.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低 |
|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地下水水位高 |
| C.受台风影响,降水多,地下水水位高 |
|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