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抚养系数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通常指15-64岁人口)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读“安徽常住人口变化表”,回答下题。
|
15-64岁(%) |
65岁以上(%) |
城市化水平(%) |
净迁出人口(万人) |
2010年 |
72 |
10.2 |
46.5 |
914 |
2013年 |
71. 11 |
12.8 |
47. 86 |
898.7 |
2010年-2013年期间,安徽省人口抚养系数变化特点是
A.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上升,老年抚养系数上升 |
B.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上升,老年抚养系数下降 |
C.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下降 |
D.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 |
2010年-2013年期间,安徽省外出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东部沿海地区环境质量下降 | B.城市化水平上升 |
C.承接了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D.户籍管理制度日趋宽松 |
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上有昼夜之分 |
B.四季更替 |
C.两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
D.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洒满阳光时,位于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
如图1—4,四个平行箭头中指向东方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我国两个区域图,回答8—9题。根据地理坐标,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444千米 | B.1200千米 | C.5500千米 | D.1550千米 |
某地经度为123°E,属于哪个时区()
A.东二区 | B.西八区 | C.东八区 | D.东七区 |
读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6-7题。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 )
A.山间洼地 | B.山顶 | C.山脊 | D.鞍部 |
图中小路的走向,最可能是 ( )
A.与经纬线走向一致 | B.与等高线有关联 |
C.依照城市十字交叉道路系统 | D.选择避开梯田少占农田 |
读下图,完成4~5题。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 )
A.山河相间 | B.中部高、四周低 |
C.东北高、西南低 | 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
与图示地形特征较吻合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黄土高原 |
C.江南丘陵 | D.横断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