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6月,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收到青年科学家华莱士关于物种进化的论文,论文观点与达尔文二十多年的研究不谋而合,但当时达尔文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谦恭和不图私利使达尔文最终战胜了自我,他建议编辑部公开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华莱士则提议将这一理论称为“达尔文进化论”。这段佳话表明( )
A.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表现 |
B.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 |
C.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 |
D.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统一 |
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一个成功者和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 | B.客观物质性 | C.自觉选择性 | D.社会历史性 |
“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下列与之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选项是
A.“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
B.“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 |
C.“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 |
D.“实践高于认识,因为不仅具有普遍性的性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如天下事”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B.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
C.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 D.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