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
| 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
| D.是否承认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物质是()
| A.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
| B.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实体 |
| C.构成事物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 |
| D.对万事万物一切具体特性的总括 |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世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泰勒斯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 A.承认世界统一于水 |
| B.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
| C.看到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
| D.他超越了日常生活经验的层次来看世界 |
泰勒斯的观点具有局限性,这就是()
| A.他没有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本原 |
| B.他没有看到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 |
| C.他没有撇开事物的具体特性认识物质 |
| D.他没有揭示出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思想文化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③只要具有崇高的精神,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④一定哲学思想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
| A.它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
| B.它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
| C.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 |
| D.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