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司汤达曾经把小说定义为沿着公路移动的一面镜子,这话听起来很有意思,却不够完整:这是一面‘扭曲’的镜子。”彼得·盖伊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物质决定意识,文学作品应逼真地反映现实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积极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含的哲理是 ( )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下边的漫画所包含的哲理是 (  )

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 吃饱后,生出无数烦恼
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③事物的矛盾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④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列对谚语或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  )
①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②废物向资源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 ③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