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在奥斯特实验中,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指针靠近直导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把小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通电后,小磁针会转动 |
B.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在导线与小磁针之间放置一块铝板,通电后,小磁针不会转动 |
C.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给导线通以恒定电流,然后逐渐增大导线与小磁针之间的距离,小磁针转动的角度(与通电前相比)会逐渐减小 |
D.把黄铜针(用黄铜制成的指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通电后,黄铜针会转动 |
如图所示,A、B两木块用轻绳连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外力F=12 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轻绳中的拉力F1=3 N,已知A木块的质量是m1=6 kg,则
A.B木块的质量m2=18 kg
B.B木块的质量m2=2 kg
C.B木块的加速度a2=2 m / s2
D.经过时间2 s,A木块通过的距离是1 m
质量为m的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竖直跳下,下落2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屈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假设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大小恒定,则
A.在空中运动时间等于触地后重心下降时间 |
B.在空中运动时间大于触地后重心下降时间 |
C.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大于3mg |
D.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小于3mg |
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0.2 s时刻,质点速度为零 |
B.在t=0.3 s时刻,质点速度为零 |
C.从t=0时刻到t=0.1 s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为零 |
D.从t=0.2 s时刻到t=0.4 s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为零 |
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洒水车
A.惯性越来越来越大 | B.惯性越来越来越小 |
C.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 D.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
如图质量都为m的箱子A和物体B,用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A置于倾角θ = 30°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A所受的摩擦力
A.先增大后减少 | B.先减少后增大 |
C.逐渐减小 | D.逐渐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