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赏析:
(1)漫画中的行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哪一方面内容?其地位如何?
(2)漫画中“向市环保局提出意见和建议”是在行使我们的哪一项政治权利?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行使这一权利?
材料一 某校九(1)班学习园地有一则材料:今年园区社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好发展,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0亿元,增长10.3%;完成进出口总额393.1亿美元,增长2%;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园区发展正所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材料二 该班思品老师选取了以下材料:园区在中国梦征途中的象征意义和示范效应将远远超越园区物质发展的意蕴。她所探索的是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理念上的碰撞与对接,在国际产业分工上的秩序与合作,在政府管理上的公平与效率。更高层面的求索还应该存在于对超越异质文化背景下“软件经验”的普适性探索上。
园区追梦必定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材料三 考试第几名、钢琴多少级、比赛拿什么奖等各种学习和技能指标是如今众多家长们区分“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至于孩子的道德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在家长心中却显得无足轻重。
园区少年需谨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情系园区,你会想到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同时在你内心还会为园区默念什么样的新的统领全局的发展要求?
(2)请你完成思品课代表所设计的下列表格。
(3)假如你父母有这样的成才观,你将运用九年级思品教材的哪些相关知识去开导自己的家长?
材料一 针对权力运行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材料二 为了真正把法律确立为全社会的信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材料一的“权力”需要关进笼子和材料二的法律需要被信仰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崇尚法律》的相关观点?
(2)有同学认为:因为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是立法机关,只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能把“权力”关进笼子,真正把法律确立为全社会的信仰。请从“发展人民民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认识的看法。
材料:学校团委要组织九年级同学星期天去社区敬老院打扫卫生,班主任动员小明参加,小刚以要看NBA球赛为理由,不愿参加。班主任要小明以班集体的利益为重,可小明说集体和他无关。
(1)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材料中的班主任劝说小明。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应如何履行关爱集体的责任?(6分 )
成长的烦恼
烦恼一: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四位,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大多数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据统计,我国的光纤制造装备的90%以上,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的70%,以及大型飞机、大型科学仪器、大型医疗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烦恼二:在海洋领域,我国专家不足百人,仅为美国的1/20;在电信行业,高级人才占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为0.14%;在信息产业,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为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40%之间……有关方面统计,威海急需10类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专业、外经贸专业、电子信息专业、医药化工专业、工民建专业、机械电子专业、外语专业、财会专业、涉外金融法律专业人才以及具有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这些专业人才的缺口,严重影响威海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解决“烦恼一”的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
(2)“烦恼二”告诉我们,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什么?
(3)解决“烦恼一、二”,我们必须实施哪些战略?哪一基本国策?
关注民生
2011年12月27日,《大众日报》以“山东经济提速‘有品质增长’”为题报道了于前一日结束的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2012年,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我省通过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尽快使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引导资金和人才向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实体经济集聚,大幅提高研发投入,950亿研发投入助力转型“山东创造”,使山东经济更加呈现“有品质的增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有人在评论我省要“尽快使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时说,这是由以前强调“国富”到更加重视“民富”的表现。试用教材观点简要说明更加重视“民富”的必要性(至少三点)
(2)“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就提出了一个分配制度与分配方式的问题。在我国,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原则与分配制度是怎样的?
(3)“950亿研发投入助力转型‘山东创造’”这体现出我国一种怎样的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是基于怎样的实际?
(4)“发展的包容性”更多的是指要让富民与强国齐步走,这涉及分配的问题,要富民就是要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但最终实现“富民与强国齐步走”根本上要靠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