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7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布。公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善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能激发落实的合力,做到抓铁有痕、善作善成。上述公车改革的要求表明(  )

A.立足整体就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解决事物的矛盾
C.要立足整体,学会对系统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组合
D.整体决定部分,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成语“庖丁解牛”与“揠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必须按规律办事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我国中央气象台和各地方气象台〈站〉组成一套严密的气候监测体系,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不可或缺。这表明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④人们可以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中央气象台每天都对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人们对未来天气的认识表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2010年5月12日,是四川地震二周年大祭。那不堪回首的惊天大悲剧,仿佛还在昨天。回答下列各题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造成当地人员伤亡、建筑毁坏。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于客观规律的掌握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四川一定会建设得比过去更美丽,灾区一定会建设得比过去更美好。这是因为

A.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外因促进事物的发展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在自然灾害面前,有人认为,“死者是罪人,触怒了神灵,因而遭致惩罚”。这种荒唐的“天谴论”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人们要把小麦秸秆、玉米皮等晾晒消毒后加工成“秸秆工艺品”,其哲学前提是:()

A.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具有熟练的编织工艺
C.肯定自然物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 D.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