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千年的“死亡之海”罗布泊正在“复活”,变为欣欣向荣的“财富之源”。回答下列小题:某国有企业在罗布泊建起了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依靠自身科技实力研究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工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解决了中国钾肥对外依存度高的难题。这表明( )
| A.企业只有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才能保持营利能力 |
| B.企业“为何生产”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重要 |
| C.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
| D.有效降低对外依存度是国有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 |
昔日被人们视为“死亡之海”罗布泊,如今因地下钾盐资源而“复活”。这表明( )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风格和特点,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创新的重要性②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性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微信来实现,年青一代对“拇指文化”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
|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
| 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
|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以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文化”一词在十八大报告中多次出现。这里的文化
| A.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 B.是指纯自然的东西 |
| C.是指人类人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全部成果 |
| D.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
| 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
|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
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种诗句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是因为
|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 C.优秀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
|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