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防止植物落花落果 |
B.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
C.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 |
D.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一般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
⑥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有重要作用。
A.5项 | B.4项 | C.3项 | D.2项 |
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下图所示结果。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形成多倍体 |
B.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草莓幼苗数量应该相等 |
C.由实验结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最容易成功 |
D.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的简便方法是让四倍体草莓结出果实并与二倍体结出的果实比较 |
如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pH=c时,e点为0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 |
D.H2O2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将某种动物引入一个新的环境,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该种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λ值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
B.第5年至第1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
C.第15年至第2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D.第20年至第3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