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乙】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甲】诗选取“小雨”和“ ”两种景物描绘出了早春独特的景色;【乙】诗抓住“ ”这个特征突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甲】诗第三、四句与【乙】诗第一、二句都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对比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送给老师的歌
多少欢聚,
又多少离别,
汇集在你生命的长河……
多少忧愁,
又多少喜悦,
交织在你无怨的岁月……
日日夜夜,
你总做着希望的梦;
风里雨里,
你总唱着痴情的歌。
直到满头的青丝变成了白发,
直到每一片心田都开出花朵……
记得蒲公英和七里香
开满夏日山谷的时节,
你背着我们
一一涉过涨水的小河;
记得鲜艳的红领巾
第一次飘荡在我的前胸,
你无声的目光
传递给我多少温热;
记得母校那一片美丽的绿阴,
在绿阴下,你喃喃地说——
我爱这春天,
更爱这每一片绿叶。
啊,有多少欣慰,
有多少疼爱,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期待,
多少嘱托,
你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
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
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你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
去吧,勇敢的孩子们!
向着你们明天的生活……这首诗应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请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赏析诗中划线句子“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中的老师是怎样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秋夜山居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歌首句“________”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本诗抒写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歌写出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