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运用(11分)
作家赵丽宏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为此七⑵班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⑴【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
⑵【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进入初中,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
②向同学提建议:
⑶【检查读书成果】
①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 被困在山洞中,在最困难的时候,汤姆他们除了凭借蜡烛外还凭借一根 的帮助走出了困境。
②汤姆的姨妈让汤姆做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作快乐的游戏吸引小朋友为他完成,并交换得到了小朋友的礼物,还从中发现了人类生活的—个重要的法则。这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答】
社区开展"弘扬家风"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说说下面古代育人小故事体现了什么家风?
|
曾子杀猪: |
|
|
岳母刺字: |
|
(2)"孝顺""邻里和睦"等都是我们应该传承、弘扬的家风。请将下面关于"孝顺""邻里和睦"的名言补充完整。(请任选一项回答)
A:羊有跪乳之恩, B:远水难救近火,
我选 项:
(3)老王为儿子写了一幅书法作品,作品是一副对联。请你说说对联寄托了老王对儿子怎样的希望。
立品定须成白壁 读书毋忽过青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放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 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本段文字选自 ,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
(2)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
如图是文学名著《水浒传》连环画中的一幅,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1)《水浒传》中鲁达的绰号是 ,与图中内容相关的情节是 。
(2)有人认为鲁达是个有担当的人,其他经典名著中也不乏有担当的人物形象,请从《西游记》《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作品中找出一个这样的人物,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