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入了100多条英文缩写词,专家们认为这是对汉语纯洁度的玷污。而且对汉语的未来发展都有很负面的影响,故而数十名专家集体上书批判和反对此事。对于此事,你有怎样的看法。(100字左右)(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要求答题。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容,是汉语宝库中的瑰宝!在网络文化、快餐文化、西方舶来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加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学校开展了“成语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你们小组研究的选题为“中学生使用成语的现状”,为了掌握真实的资料,你们决定向语文组老师进行问卷采访,请为调查问卷设计一个问题。
请阅读同学们收集到的以下材料并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一些商家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随意篡改成语,像“默默无蚊”、“咳不容缓”、“牙口无炎”等“成语”在社会上流行开来,这些“成语”带来的广告效应十分明显,但却给青少年带来了误导,时间长了,人们便渐渐忘掉了成语的原形。但是人们却并不在乎,因为有网络的存在,想用什么成语,“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材料二】在问卷调查中,李老师说:“每次批改作文的时候,学生在文章里错用、滥用成语的问题很突出,最令人头疼的是网络语言在一些文章里频繁出现,让人不知所云。”
【材料三】许多年轻网友喜欢使用随意编造的“成语”,让许多人招架不住。比如,“十动然拒”的意思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不明觉厉”的意思是“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这些“成语”虽言简意赅但晦涩难懂,而今横行网络,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专门请来语言专家,在班会时间举行“小成语,大问题”的知识讲座,并邀请同学们的家长一起参加活动。你的爸爸认为学好成语,规范使用汉语是学生的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因此不愿参与。对此,你规劝他说:“。”

综合性学习。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学校校园内掀起一股学普通话的高潮,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请你为学校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请参考下述材料,按“直言警示”与“婉言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戒烟广告语。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量的第一大国,分别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球11亿吸烟者,3.2亿在中国。在中国,每年都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肺病、冠心病等疾病,每天都有8万左右的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
①直言警示:                         
②婉言劝说:                         

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3分)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提取信息】根据下面的调查表,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6字。
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
年份纸质图书阅读网络(电子)阅读
2010年 80.2% 19.8%
2011年 76.3% 23.7%
近两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
【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

综合探究。(10分)
一个民族的文字发展,往往是民族兴衰的见证。中国汉字承载着五千年灿烂文化,标志着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因此,我校举行书写规范汉字的推广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属于全体中国人,写方块字、说中国话不仅仅是孩子们要做的功课,也是大人们必备的素养。但略显遗憾的是,无论是“央视版”还是各“地方版”的汉字听写大赛,参赛者大多限于学生。事实上,在网络时代,普及“全民拼写汉字”的理念或许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材料二: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象形文字,中文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记事、交流,其背后更蕴含着一种“东方美学”。无论是顶天立地的“人”,还是“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的“一”,都凝聚着华夏先人的智慧。身处人流、物流、信息流往来空前的全球化时代,应该说,中文已成为联结海内外炎黄子孙最为重要的文化纽带之一,有汉字处有华人,有中文的场所必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荣光。
材料三: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直接体现,在中国古代,读书识字与知书达礼是相互联系,溶为一体的,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无论我们如何宣传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历史的悠久,我们都不能否认与忽视的是,在中国文化里,没有任何其它事物比汉字更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唯一最有效载体。
材料一主要意图是什么?(2分)
综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汉字”的主要特征。(4分)
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唯一最有效载体,应当积极传承发扬。请就如何传承发扬拟写两条合理的建议。(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