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金色的飘落 毛时安 
①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早上,起风了。我和妻子一起推着童车,带着快满周岁的外孙去街上散步。
②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竟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幅夺人心魄的作品。铺天盖地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扑到了长街的尽头,铺到了很远很远的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这是银杏树的落叶,它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落叶枯萎沙沙的碎裂声。它很厚实,还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落叶的黄同样的耀眼夺目,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有种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眸子,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
③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过舞蹈过。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桠伸向蓝天,不断地比划着挥舞着。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④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深绿,沉甸甸地压满整条大街。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和漂浮着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地就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更让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宏壮观的诗意。
⑤风,时大时小。就在金黄落叶纷飞的瞬间,我闻到了不远处传来的熟悉的黄浦江的气息,听到了它粗狂而亲切的涛声。在这冬日生命凋零的博大中,杜工部苍凉浑茫的吟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穿越时空向我涌来。想到不久一场冬天的白雪将会彻底埋葬这一声声金色的叹息,一次次金色的飞舞和凋零,一阵忧伤袭上心来。
⑥不懂事的宝宝似乎并不认同我对生命的忧伤。他蹙着小鼻子,一只眼眯缝着,一只眼圆瞪着,作着让你忍不住要笑出来的鬼脸。两只小手各握着一片妻子递给他的银杏落叶。落叶就像两把精致的泥金折扇,熠熠闪亮。他不停地扇着晃着。一路上,就像两只快乐金蝴蝶在飞翔。似乎在和空中飘洒的落叶比试着什么。小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兴奋。
⑦这时,不知谁家窗口飘来婉转的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挨过了眼前的残冬,再过二三个月,满眼的新绿重新会像放学的孩子涌出校门那样,争先恐后跃上蓝天。到那时,我们的宝宝也两岁多了,会满街蹒跚地走路了。
⑧我和妻子推着宝宝,相视一笑,一路穿过随风飘下的落叶,还有孩子手中两只快乐的金蝴蝶……
(选自2011年3月7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注释:①程砚秋的代表作《春闺梦》里的一句唱词。
结合第②段内容,说说银杏树的落叶有什么特点?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外孙“宝宝”,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请联系全文,说说文中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哪几层感悟。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①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③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④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③“阿!闰土哥,——你来了?……”
⑥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⑧“老爷!……”
⑨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⑩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予,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
⑾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选文第②段和第⑾段的自然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仍念念不忘,对往事依然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选文中哪几处流露出了“我”的这种思想感情?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什么?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①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②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③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④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⑤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⑥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⑦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⑧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⑨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⑩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作者:迟子建有改动)
“我”的俄罗斯之行给“我”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扫烛油的老妇”以怎样的特质感动了“我”?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名人的雕像,这有什么用意?
文章第⑤段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深有韵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20分)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诧异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天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闻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精彩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超脱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踩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很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需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早晨。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作者:乔叶,有改动)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是怎样得出的?
有了第②段,第③段的论据能否去掉?为什么?
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下面的表达,效果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那不是太好了吗?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我是你的一道难题
那是上午十点十五分。校园内,一片书声琅琅。而我,却不在其中。
跟你说了一百八十遍,我不喜欢读书,也不是读书的料,可你偏不听,硬要逼着我来。没办法,我只好阳奉阴违,暗渡陈仓。
为了使我彻底摆脱网瘾,你黔驴技穷,竟然狠心克扣我的零花钱。于是,导致我现在虽然逃学在外,却无处可去。
没的说,那糟老头子肯定又给你打了电话。他生来就和我是对冤家,见不得我有半点自由。至于你,我更是想都不用想,就能在脑中刻画出你此刻面目狰狞的表情。
挂完电话,你和平常一样,急匆匆地丢下菜摊子,裹着油腻腻的大花围裙四处找我。网吧一个挨一个搜,马路一条接一条跑。
你绝对想不到,逃学后的我竟会躲在教学楼的围墙背后。最危险的地方才最安全。唉,我都忍不住暗自感谢,土里土气的你给我生了一个那么聪明的脑袋。
知子莫若母,这话,一点不假。我真没料到,你竟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我。
可怜,你寻到我的那一刻,我正躲在教学楼背后,靠着书包呼呼大睡。阳光遍地,四处草香,实在惹人心醉。
你杀猪般的咆哮,差点没让我在梦中就心肌梗死。你解下脏兮兮的围裙,拧成绳状,二话不说,便朝我劈头盖脸袭来。
你说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放学的时候来。为了保命,我在人群里跑啊跑;而你,为了捉到我,就不顾一切地追啊追。追就追吧,你还舍不得搁下你的大花围裙。
你自己想想,一个一百六十多斤重的泼辣妇人,在校园里鬼哭狼嚎张牙舞爪地追着一个不过一百一十斤的消瘦少年又打又骂,成何体统?
好吧,我输了。因为,你又在风声呼呼的足球场上哭了。
我回过身来,看着你,不知所措。你像个孩子一样,坐在外围的跑道上,一面仰天大哭,一面伤心地诉说你一个妇道人家的不易。
我爸去得早。我知道,你的确不易。可你不易和我努力读书,没多大关系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又没说不养你。
行,你赢了。你唾沫横飞的叙述,再一次使我满怀愧疚。我提着书包,晃晃悠悠地朝你走去,蹲下身来,轻声安慰你。
在你的软硬兼施下,我没办法,只好臣服,答应你重回学堂,好好念书。
可惜,这次实在不走运,学校已经做出了勒令退学的决定。
你哭天抹泪,好话说尽,差点给校长跪下,可他就是不愿收回成命。如果不是先前答应过你,我真想把手里的书包甩在他的脑袋上,而后拉着你,一走了之。
你跟着校长一路走啊走,求啊求。最后,铁石心肠的他还是把你拒之门外。
那夜,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很多。其中,包括将来如何让你幸福。如何让你幸福呢?我真是没个谱儿。走出学校,踏进社会,我又没有一技之长,生存都是难事,更别说养你。
大雨下了整整一夜。
清早,我尚没起床,同桌就跑来砸门了。他气喘吁吁地说你病了,在校医务室里,高烧,四十度。
原来,昨天晚饭过后,你又去校长家门口了。为了让他改变主意,你无畏大雨滂沱,在教师宿舍的楼下站了整整一夜。
那老头,真的被你感动了。他决定撤销勒令退学的处分。
我刚跑进医务室,你就哭了。你拉着我的手说,宝啊,快谢谢校长,谢谢老师,你又可以回来读书了。
你看,你多不争气,又把我给弄哭了。你不知道么?我可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期末考试,作文是以难题为主线,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结果,我写了你。
因为对于你来说,我就是你人生中那一道解不开又放不下的难题。
(选自《宁波晚报》2011年9月18日,有改动)
第二段“阳奉阴违,暗渡陈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为什么说“对于你来说,我就是你人生中那一道解不开又放不下的难题”?
“可惜,这次实在不走运,学校已经做出了勒令退学的决定。”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的叙述风格独具特色,请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像“我”一样的“问题学生”,是困扰学校教育的一个难题。作为同学,你与其每天相处,你觉得应该如何帮助像“我”这样的“问题学生”?请你至少提出三条建设性意见。(4分,答两点得2分,答三点得4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雁塔如何“改斜归正”(作者:杨彦)
“古塔十之九斜”,闻名遐迩的大雁塔也不例外。据了解,史料中关于大雁塔倾斜度的准确测量,最早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当时测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了198毫米;1941年,再次测定它已向西北倾斜了413毫米。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从1945年起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开始加快;到1996年,大雁塔倾斜达到最大程度,经国家测绘单位实地测量,结果显示大雁塔倾斜已达1010.5毫米。
造成大雁塔加速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过度抽取。测量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大雁塔的倾斜速度最快。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西安市城市用水量也随之急剧增加,加之天气干旱,河流水量减少,大雁塔周围各大单位和居民吃水困难,就自己打井,无限制开采地下水。由于常年严重超采,使得西安市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危及大雁塔建筑,加速了大雁塔倾斜下沉。
从1997年起,大雁塔塔身开始停止倾斜,缓慢回弹复位。目前,大雁塔塔身倾斜已不到1000毫米,拉平了看,平均每年回弹约1毫米。
这是什么原因呢?据了解,陕西省启动了黑河引水工程,以缓解西安市城市用水压力。同时,基于对大雁塔倾斜原因的分析,西安市政府对大雁塔周边400多口自备井实施了封井措施,加大了地下水回灌力度,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含水层,以增加地下水储量。
记者从西安市水务局了解到,西安市已经建成6个地下水回灌示范点,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6个地下水回灌示范点已累计回灌地下水量37.73万立方米,其中2011年1至6月份回灌量16.91万立方米。该市水资源利用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的信息显示:“位于大雁塔回灌区域的中核262厂回灌井,地下水位埋深平均抬升2.11米;长安大学回灌区域水位埋深也平均抬升2.04米。小区域地下水位抬升对地下水位恢复和地下水环境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对已发生倾斜的大雁塔起到了积极的校正作用。”
回灌地下水只是“扶正”大雁塔的一个办法,多年来对大雁塔自身的保护治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紧挨着大雁塔塔座东、西、北三面原本种植着大片松树和草皮,在西边和北边还修建了很高的围墙。树和草都要浇水,而那半圈的围墙让积水不能及时排走,这使塔座经常处在一个潮湿的环境里,不利于塔的稳定。1997年,大雁塔保管所工作人员拆了墙,拔了草,把树移走,向外扩展10来米,对塔座周围进行了散水处理,并铺设了排水管道,这样,改变了塔座的微环境,使其保持相对干燥。
2000年,大雁塔保管所还对大雁塔塔顶、塔檐、塔座进行了专业的防渗处理,以减少水对塔的侵蚀。同时,在大雁塔的南北两侧打了两口探测井监测地下水位,每月观测一次,掌握水位变化,并与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合作,每年4月和10月对大雁塔周围地面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并对大雁塔振动情况24小时进行监测,确保大雁塔安全。(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8月8日,有删改)
请概括大雁塔能“改斜归正”的原因。(至少概括四点)
请解释“改斜归正”在本文中的含义。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链接材料:据央视报道,在极度缺水的河北,有不少高尔夫球场无节制地超采地下水。这些高尔夫球场准备一个明井,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而另外的井被称为暗井,所抽取的地下水是不花钱的。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官员表示,深层地下水几乎不能恢复,恢复的年份往往以万年为单位。
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提供的信息发表你的感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