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工业化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
②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该阶段早期,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迅速,中后期开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升级
④中心城市、工业基地与其他边远地区均衡发展  ⑤农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1、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2~3题。

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A. 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 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C. 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 上游来沙量减少

该图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图12),读图回答23~25题。

此河段河流流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

滩田M处可种植一季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水稻 B.棉花 C.油菜 D.甜菜

该图能正确反映该河段河水与两岸地下水关系的是(图中直线为河流,曲线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

图11为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示意图。其中专线穿过的张茅隧道是目前世界上首座在湿陷性黄土上建设的、超大断面特长铁路隧道。据此回答21~22题。

下列关于郑西客运专线走向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造成张茅隧道工程艰险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需穿越的山体主要为背斜构造,岩体承压能力较差
B.地处我国大的地层断裂带,地层构造不稳定
C.石质隧道,距离长,地质构造复杂多变
D.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开挖大断面隧道时非常容易变形塌方

读我国某地的农业生产活动示意图(图10),回答19~20题。

该农业生产活动最有可能在我国

A.藏南谷地
B.三江平原
C.江南地区
D.四川盆地

该地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不足
B.干旱缺水
C.台风洪涝
D.土壤贫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