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 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中亚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分)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3分)
(5)、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3分)
2014年1月,大批已经腐烂的水葫芦从上游漂下富春江,在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大坝处形成绵延约一公里的“水葫芦带”。水葫芦原产南美,1901年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被引入中国,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下图为“水葫芦‘围困’富春江”,在水葫芦周围的水域,水已经变得混浊不堪,发出阵阵恶臭。
试分析富春江上游水葫芦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某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年平均达标天数统计图。
材料二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主要成分是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这种细颗粒物粒径越小,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越长,可以输送的距离也越远。研究表明,PM2.5有50%以上来自二次污染物,即污染气体被氧化后形成的颗粒物,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染物,几乎所有污染物都会在其中有所体现。
(1)归纳该地区总体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反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治理PM2.5面临的困难。(9分)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据报道,世界上大约有2000万人遭受铅污染的危害。铅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还可以通过胚胎和母乳导致婴儿铅中毒。铅一旦进入人体,就会使神经系统受损,出现智商降低、贫血、肌肉及关节疼痛、失忆等症状。
(1)造成铅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对铅污染进行治理?
噪声污染按噪声源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交通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四大类型。适合人类生存的最佳声音环境为15至45分贝,而60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读我国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1)据表概述重点城市功能区2010年较2009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变化特点。
(2)简要说明增加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必要性。
读“2014年2月21日至22日华北地区雾霾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静稳天气背景下,弱东南风往往加剧华北平原西部的雾霾污染,分析其原因。(4分)
(2)工业生产是华北地区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指出减轻工业污染的主要措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