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示为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这里东西之间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图中阴影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有
①商品率高②劳动密集型农业 ③生产规模大
④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方式⑤机械化水平较低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甲、乙、丙位于同一纬线,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的大小②降水的季节分配③盛行风的方向④雾天的多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丁地所在半岛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有
①气温高,光热充足②降水少,有灌溉水源③ 有黑棉土④云雾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下图中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乙图为甲图中5596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根据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最可能为

A.天山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长白山脉

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山坡上有良好的山地牧场 B.山麓地带自古就是陆上交通要道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温带林区

下图是我国2000年及2010年人口统计资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总数减少 B.性别比例渐趋均衡
C.城市化速度减慢 D.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下图是某日我国两地昼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若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直射点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下面为某乡镇“生态农业循环示意图”。读图可知该生态农业模式

A.最适宜在西藏推广 B.加快了城镇化发展
C.改善了生态环境 D.属于大牧场放牧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