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最可能分别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黑龙江 B.海南岛山区河南
C.黄海沿岸新疆 D.东北平原福建

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分别是

A.高寒缺氧冬暖夏凉 B.干旱缺水木材短缺
C.多火山、地震降水稀少 D.潮湿、多虫鼠土层深厚

乙图中的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防水 B.挡风 C.阻沙 D.遮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3为“木桶效应”图,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

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以下是从北京飞往纽约的飞机上四位乘客的对话,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甲说:“我去纽约旅游” B.乙说:“我去纽约购物”
C.丙说:“我去纽约洽谈业务” D.丁说:“我去纽约上大学”

图2为台湾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从1950年到1989年,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是

A.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 B.从分散到集中,出现城市群
C.大城市增长快,中小城市增长慢 D.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快

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中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社会文化因素
B.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因素
C.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政治因素
D.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经济因素

表1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读表1,回答问题。
表1

迁入地
迁出地
东部(%)
中部(%)
西部(%)
合计(%)
东部
14.46
3.69
3.09
21.24
中部
34.36
3.30
3.53
41.19
西部
27.60
2.62
7.35
37.57
合计
76.42
9.61
13.97
100.00

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
B. 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C. 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 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自然条件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