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内陆国,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下图示意哈萨克斯坦的地理环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咸海面积不断缩小,近年来,咸海一带的气候日趋恶劣,一年到头,狂风不止,空中盐粒飞舞。
材料二:棉花喜光耐旱,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甲地为哈萨克斯坦重要产棉区。
(1)简述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的特点。(4分)
(2)说出材料二中“盐粒”的主要来源。(2分)
(3)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棉花的气候条件。(5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表示暖锋的是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表示暖气团的小写字母是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4)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横线箭头代表太阳光线。读图回答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
(2)这一天,在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处于极夜的是点,白昼将变短的是点。
(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点。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时针方向;图中①②④三点连线为线。(晨线或昏线)
(5)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6)此时,湖南处在(季节),盛行风。
(7)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双选)

A.湘江左右两岸河床不对称 B.海陆间水循环
C.昼夜更替 D.矿物的形成

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世界许多国家共同探讨如何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峻课题。哥本哈根会议涉及各国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的革命性转型,世界必然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材料二: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1)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限排义务。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
(2)读材料二,分析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说明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南地区长时间受高压控制,出现干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还有哪些自然因素加剧旱情。
(2)简述此次大旱的危害,说出主要的防减抗措施。

下图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及分布示意图。读图19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赤潮最终会导致海洋环境严重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请提出治理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