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3年10月11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日本主办的《水俣公约》外交大会闭幕。根据《水俣公约》条款,包括中国在内的缔约国到2020年将禁止生产、进口和出口加汞产品,例如,部分电池,某些荧光灯,部分医疗用品如温度计和血压计等。有研究人员指出,中国汞污染防治与《水俣公约》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材料二 大气汞排放来源构成结构图

(1)我国大气汞排放量为世界之最,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据材料二分析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与《水俣公约》关于汞污染防治要求的差距。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部分区域图。“一五”至“五五”期间,国家在优先发展包头的重工业思想指导下,把包头工业基地列为基本建设重点。

材料二: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材料三: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

(1)简析建国后包头建设成了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2)说出1987~2002年,包头市面积呈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并指出导致这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的原因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炼铁厂、炼钢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请问要求搬迁的原因是什么?

下图中Ⅰ—Ⅱ—Ⅲ是某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商业用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
(2)假如阶段Ⅲ中甲、乙是住宅区分化的结果,则甲、乙两地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属于中高级住宅区的是, 简述判断理由。
(3)指出生产用地在Ⅱ—Ⅲ阶段变化的主要趋势,并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2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两处的河谷形态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河口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请简析其原因。

右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图中字母A、B、C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它的产生主要受条件不同的影响。
(3)导致同纬度的A、D地区植被类型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土壤   B.地形 C.太阳辐射 D.洋流
(4)简述图中本格拉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