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于11月在北京召开。下表为2014年APEC峰会期间北京天气预报资料表,下图为气压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上图所示①、②、③、④曲线中,反映北京10~13日气压变化的是
A.①曲线 | B.②曲线 |
C.③曲线 | D.④曲线 |
11日~12日北京霾消散,从气象角度考虑,最可能的原因是霾随
A.大气降水沉降 | B.气流上升扩散 |
C.气流下沉辐散 | D.风力加大吹散 |
据图“北半球内陆某区域图”,判断:
1.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2.近些年来该湖泊面积逐年萎缩。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异常,蒸发量增大
C.湖泊对地下水补给量增大,即渗漏严重
D.为争取增产粮食,开荒种地
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和文字信息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 天气的空间变化,回答问题。
1.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2.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 | 形成原因 | B. | 形成源地 |
C. | 移动路径 | D. | 移动快慢 |
关于中国、日本、印度、美国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国家的人口都超过1亿 |
B.四个国家都有面积较大的冲积平原 |
C.四国首都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
D.四个国家都具有季风气候 |
由于纬度较高,极地的气候十分严寒。但同样位于地球的两极,北极地区的气温要比南极地区高许多。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南、北两极的海陆分布不同 | B.太阳高度不同 |
C.白昼时问不同 | D.人类活动程度不同 |
图5—6为20世纪末以来,欧、美、日在一些领域内存在差异的主要体现,据此回答:。
1.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
A.劳动力不足 B.国内市场狭小 C.技术落后 D.交通不便
2.欧美日信息技术全球份额占全球的比例很高,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主要表现在
A.环境优美 B.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
C.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资源优于发展中国家
3.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所动摇,其原因是
A.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重新崛起
B.原苏联瓦解,分裂为多股政治经济力量
C.美国本土资源消耗过大已基本枯竭
D.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政治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