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图丙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澳大利亚甘蔗种植、养羊业、养牛业、乳畜业分别分布在

A.甲、乙、丙、丁
B.丙、甲、丁、乙
C.丁、乙、丙、甲
D.乙、丁、甲、丙

澳大利亚小麦区农业生产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劳动力 D.交通

有关乙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及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生产规模较大
B.劳力充足,机械化水平低
C.降水充沛,农产品产量高
D.旱涝频发,水利工程量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增加木材产量 ③调整农业结构 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D.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反映出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依据图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恢复天然植被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

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A.平原广大,适合耕作 B.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C.土壤肥沃 D.冬季风不能到达

地理分界线是认识区域地理的重要方式。在地理环境中,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以下各项描述正确的是

A.水系的分水岭:南岭——黄河水系与珠江水系
B.地形区分界线:太行山——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
C.行政区分界线:横断山脉——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
D.气候分界线:大兴安岭——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南段地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