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播报新闻,传播信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一: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越美国的17.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下图为1978—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1)请你从国情教育角度得出图7数据所反映的结论。
新闻二: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从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到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
(2)从依法治国角度谈谈我国设立宪法日的现实意义。
新闻三:继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2014年10月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有人在微信里留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深化改革,就不能实行法治。请运用国情知识辩驳这一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正悄然迎来旅游时代,打造文明旅游时代成为我们共同的期盼。
为此,南昌市某校九(1)班同学围绕"告别任性,打造文明旅游时代"这一主题,搜集了相关素材,进行讨论交流,请你一起参与。
【新闻播报:任性的游客】2015年"五一"假期前夕李某在延安市吴起县胜利山景区旅游时,为了拍照,况攀爬红军雕塑。他的行为被媒体报道后,引起公众广泛谴责。5月4日,李某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其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10年。
(1)你从这一新闻事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情景再现:任性的司机】周未,小明与家人一起去景区游玩。爸爸开着车在道路上正常行使,突然旁边一辆车违规变道突然穿插到前面。爸爸为避免与其碰撞而紧急刹车并猛打方向盘。刚才还很平静的爸爸一边骂人一边加速追赶,想用同样的方式"教训"那辆车上的司机,小明和妈妈赶紧制止了爸爸。
(2)回家后,小明为了让爸爸以后不再开类似的"斗气车",想给爸爸一些温馨提示。聪明的你想一想,小明会用到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知识?
【曝光平台:任性的导游】"五一"假期,小敏与父母报名参加旅游团赴云南旅游。5月2日,他们一家人因为没有按导游的要求去购物,途中被导游强行从旅游团所乘坐的车辆上赶了下来。小敏一家人高兴而去,败兴而归。
(3)小敏及家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15年江西"两会"于1月26日至31日在南昌召开。"两会"如同人民对政府的一次考试,而政府工作报告就是那每年一交的答卷。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读"2014年江西答卷"中的部分内容。

(1)①"封面"内容让我们明白:
②"多选题一"中的这些成绩共同说明:
(2)2015年江西"两会"期间,中国江西网推出"为江西点赞"省"两会"主题策划活动。
活动中,人们纷纷为"多选题二"中的成效点赞。
请你分析人们为这些成效点赞的原因。

"时代楷模"邹碧华,生于江西奉新县,生前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他甘当"燃灯者",用内心温度温暖他人,用行动让社会更加美好。
邹碧华用理想和激情做好工作,坚信手头工作做好了就是推进中国法治进步。为了推动一项改革,他把一家法院200余名法官5年来审判的、数千万字的卷宗全部调出来细看。
(1)从中可看出,邹碧华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是邹碧华人生中的两件小事:他强调单位食堂餐桌设计要人性化,要操持一定的宽度,以免不熟悉的人面对面吃饭心生尴尬;"不要忘记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作人员。像何勇老师,他这一年发放报纸7万份,收寄各类信件35600封……"邹碧华在新春茶话会上的这番话让收发室员工何勇泪流满面。
(2)从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角度,谈谈这两件小事给你的启迪。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 年10 月20 日至23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某校九年级(1)班在举行主题班会时,从《决定》中摘抄如下内容,以供全班同学讨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什么?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3)谈谈我们青少年应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在公共场所、交通道口等地方,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下图所示),它是有关部门为维护公共秩序而设立的提醒过往司机、群众注意的标志,并据此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可以说,在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中,社会公共秩序无处不在。

请问:
(1)社会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