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改善民生 建设全面小康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为深刻理解“两会”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这两句话,小明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
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
材料二:为“编实、筑牢民生底线”,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潍坊市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2013年民生支出达287.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58.2%。例如,完成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328所;投放公共自行车2.5万辆;开工建设保障房20820套,改造农村危房7500套;农村普惠式养老金增加到每月65元……这一系列举措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请你帮助小明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信息。
(2)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市“编实,筑牢民生底线”的现实意义。
材料一:
材料二:据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2012年1月至10月,全国因闯红灯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4227起,造成798人死亡。
(1)请你分析材料一中的大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行?
(2)材料二中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请结合两则材料,劝说那些至今“不会过马路的大妈们。“
聂卫平,是中国围棋史上唯一正式获得“棋圣”之人,八十年代初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他以十一连胜,力挽狂澜;曾有一个围棋时代,被称为“聂卫平时代”;人们说,他创造了奇迹。如今当有人问及聂卫平那段光荣历程时,聂老淡然一句:“我只是战胜了自己”。
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的,有时需要战胜懒惰;有时需要战胜平庸;有时需要战胜……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一个词代替上面的“……”
(2)举一个你战胜自己的事例。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才能战胜自己?
写汉字,读好书。
材料一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以来,数百家媒体高度关注,数千万网民全城热议,海内外华人鼎力支持。汉字听写大赛让汉字教育重回家庭、重回课堂,成就一代代不仅会敲击键盘,也会挥毫泼墨的青年,真正做到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1)你对材料一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二当前,一些少儿出版物存在内容低劣、质量低劣,有的甚至含有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内容,严重危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2)怎样才能避免少儿读物变“毒物”
正义的力量捍卫你我权益。
材料一:2013年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决定规定完善商标注册异议制度;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规范商标申请和使用行为,禁止抢注他人商标,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材料二:漫画《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对青少年有何启示?
青春是美好幸福的,但又充满了矛盾和烦恼。看看下面两位同学关于烦恼的对话:
【同学甲】:进入中学,父母事事都要过问,我很反感,也经常反驳他们,对妈妈的“唠叨”更是厌烦。我已经长大独立了,真想一个人独自生活,可又没办法照顾好自己,唉。
【同学乙】:我来自农村,很多新鲜的事物都不知道,班里同学常笑我老土。我很少和别人来往,话语也比以前少了很多。其实,我很渴望和同学们交流,可又害怕他们的嘲笑,这成了我心里难以打开的心锁……
(1)请你分析一下,同学甲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烦恼?
(2)同学甲所说的“我已经长大独立了”反映了青春期什么心理?
(3)同学乙心里形成了一把难以打开的心锁,请你为他寻找打开心锁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