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农村的电网改造。广东省的某县将3个镇的农户用电价格下调了30%-40%,当年农民用电就提高了3倍。这说明( )
A.在特定条件下,价格不由价值决定 |
B.价格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价格降低,人们的需求增加 |
C.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不大 |
D.价格影响需求,需求影响价格 |
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治霾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就“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而言,打好这场攻坚战我们要看到
A.在任何时候,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前进的 |
B.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C.联系是具体的、客观的、多样的 |
D.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
下边漫画《挤公牛奶》,告诉我们
①实践决定认识,要注重实践
②真理性认识因认识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③要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主义
④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面漫画的寓意如果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 |
B.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
C.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D.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对诗中描写的少年的“愁情”与其所处的“环境”理解正确的是
A.“愁情”对“环境”起决定作用 |
B.“愁情”是“环境”的载体 |
C.“愁情”是“环境”的主观映象 |
D.“愁情”是“环境”的复制 |
在哲学史上,对于“运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物质是惰性的,它的运动仅仅是在外力作用下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这一观点
①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唯一的特性运动
②正确指出了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看到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④只看到了运动中的量变,否认了运动中的质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