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之际,某校组织了一次“感悟生活,感恩于党”的校园感恩活动,下面是某班搜集的资料与疑问,请你参与讨论。
[生活巨大变迁]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下面是某市民在不同年份春节家庭消费的主要支出项目。
1978年 |
1991年 |
2014年 |
买面粉18.7元 |
买面粉40元 |
买面粉28元 |
买肉2.16元 |
买鱼、肉57元 |
买肉、蛋、奶185元 |
买盐0.16元 |
买衣服104元 |
买花卉70元 |
买火柴0.2元 |
买磁带12元 |
交手机话费56元 |
买布13元 |
买报刊3.8元 |
旅游1780元 |
买自行车156元 |
买彩电2600元 |
买数码相机2750元 |
(1)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在消费方面发生变化的原因。
[走进“90后”的生活时代]
中国城市“90后”青年生活消费调查情况
喜欢购买具有 独特风格的商品 |
喜欢追求流 行和时髦 |
愿意多花钱购买 高质量的物品 |
52.9% |
35.7% |
61.6% |
中国城市“90后”中有一部分人被称为“月光族”:他们有着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他们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花钱;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他们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
(2)你认为“90后”青年的消费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你觉得当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休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节假日更希望有高质量的休闲生活,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实现这一愿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提高放假安排的合理性,2013年,全国假日办先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投票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少同学也积极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4年部分节假日放假安排。
(3)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才能使我们充分享有高质量的休闲生活。
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25日山东省人代会召开,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加快文化强省的一系列措施: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这些措施必将大大加快文化强省的步伐。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文化强省系列措施的依据。(7分)
材料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它是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本届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所以要牢牢把握办节宗旨,坚持办节为了人民、办节依靠人民、办节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筹办“艺术节”的过程作为改善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办好艺术节为什么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6分)
(24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俄罗斯谈到中俄的文化交流时曾说: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俄罗斯人民所熟悉,很多中国人也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他就曾在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 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魅力。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
“凝聚13亿人的智慧力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不仅是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的庄严宣告,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1)“伟大的中国梦”和“中国道路”分别指什么?
(2)“凝聚13亿人智慧力量”最根本的国家制度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低温控制环境下的供应链系统。
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
材料二目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15%、23%,全国每年仅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等食品价值约为700亿元。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流通在95%以上。专家指出,冷链物流系统庞大复杂,建设投资大;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体系中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企业在发展冷链物流体系中应有的担当。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某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
GDP增 长率(%) |
就业人数年 递增率(%) |
年末城镇登 记失业率(%) |
|
2010年 |
11.6 |
0.5 |
4.2 |
2011年 |
13.5 |
0.24 |
4.1 |
2012年 |
14.9 |
0.31 |
3.9 |
注:目前该地区尚有失业人数约5万人。
材料二 某市社会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国有企业 |
民营企业 |
外资企业 |
其他 |
|
2008年 |
35% |
15% |
6% |
24% |
2012年 |
20% |
30% |
10% |
22% |
材料三 某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发现,该市民工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女工在拼命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女工。尤其是服装缝纫等以女性员工为主的行业,对女工需求量很大,但大多数女工都不愿意到这些行业工作。为此,服装缝纫企业已经普遍把女工的月工资调高了200~300元,但招聘情况仍旧不理想。女工不愿意到服装缝纫企业工作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服装缝纫企业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不好;二、服装加工工作没有家政服务工作轻松、赚钱多;三、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用工,往往要求与女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女工不能随意更换工作或者农忙停工回家。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市政府可以出台哪些就业政策?(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