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经济实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国有经济有步骤地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转移。国有经济( )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③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④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低碳、节能是2012年的关键词。要让“低碳”成为全民概念,放大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低碳精神;加强低碳意识教育、树立低碳消费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如果就此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活动,最合适的主题是()
①低碳生活 有你有我②节能低碳 政府支持
③节能减排 企业责任④理性消费 绿色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图中 M 、N 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
A.M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
B.N 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
C.当 M N 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 M 商品征收增值税 |
D.当 N 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
物价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2010年起我国部分商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2012年上半年出现“油你涨”“苹什么”,可谓是“涨声不断”。从防止物价上涨过快的角度看,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A.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B.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减少→国内商品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C.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有效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需求→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2012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2周年。按照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中国一件10元人民币的N商品出口到东盟成员国T国的关税为4%,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5。该商品实行零关税后,中国生产N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N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T国的价格用T国的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元
A.50 40 | B.52 40 | C.40 50 | D.40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