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写下的著名词篇,其中有一句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下列与这一词句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②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
|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
| B.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
|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
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
右侧漫画主要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
| A.夸大其词,不坚持从实际出发 |
| B.强调客观,不重视主观的努力 |
| C.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
| D.否认实践,不坚持实践第一 |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③自然界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的
| A.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
|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
|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
|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