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论语》认为祭日的意义是:敬畏死者、追念先贤,在定期举行的祭礼和追思中,使社会风俗和道德渐渐笃厚起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主题: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因此,从“12.13”庄严的公祭仪式中,我们理当看到的是(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人
③公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
④公祭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发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经济发展起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也有了新的诉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这就要求

A.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B.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C.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D.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以“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为内容的新时期山东精神,脱胎于两千年齐鲁风尚,历经硝烟战火的萃取和改革浪潮的洗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精神被不断地赋予新时代的内涵,这是因为

A.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B.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为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 50 周年,集邮总公司发行纪念邮票,倡导 “把握时代脉搏”挖掘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永记民族的精神脊梁,各地举行了一系列学雷锋活动。这有利于
①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②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特征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④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