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理想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与N处自然带相同的地区是___ ____,N处的自然带名称最有可能是___ _____。
(2)乙区域同属一种气候类型,但x、y两河流量存在差异,请分析其原因。(4分)
(3)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侧月均温大于0 ℃,且降水较多。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下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之为“展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S国位于T国的________方向。(2分)
(2)图甲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V、I、S、T、A五国中____国和____国(填字母代号)分布有该气候类型,试评价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T国有“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该国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择其中任意一种地质灾害进行成因分析
(4)I国的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 V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
(5)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比较说明其荒漠景观成因的主要差异。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8分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至此我国共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六个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 2公里,有多个国家与之接壤。下图为喀什经济特区图。
材料二:新疆已成为继美国、意大利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番茄酱产区。新疆番茄酱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量居世界之首。在目前新疆出口的番茄制品中,初级粗加工产品占总量的80%以上,终端产品依然较少,新疆番茄酱绝大多数出口欧盟、日本和东南亚等国。由于出口数量激增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国内企业的低价出口战略对国际市场上其他传统番茄酱出口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一度引起了这些国家的关注和不安。
世界主要番茄酱生产国原料品质情况和2010年价格比较
国家 |
意大利 |
土耳其 |
葡萄牙 |
美国 |
中国新疆 |
茄红素质量(毫克/100克) |
40 |
40 |
40 |
40 |
62 |
原料番茄价格(美元/吨) |
67.50 |
59.44 |
60.00 |
56.00 |
52.00 |
材料三:下图为深圳、珠海经济特区所在地区的水系图
(1)喀什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_____,从我国地势状况来看,喀什处于我国第____阶梯。
(2)影响新疆番茄种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新疆番茄品质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6分)
(3)材料一中M框内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中珠江流域的地势特点是
(4)喀什地区的河流主要的补给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的分布呈现_________状;珠江三角洲地区洪涝灾害频发,请据图分析原因。
(5)简述新疆番茄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8分)
结合安徽省地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简要说明。
(2)安徽省是旱灾多发的地区,近些年甚至遭遇过秋冬春连旱现象。请你为安徽省今后减轻旱灾提出合理化建议。
(3)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地区被纳入重点开发区域,简析江淮地区被列入重点开发区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二: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时段 |
断流年数 |
断流天数 |
径流量(亿m3) |
1991~1995年 |
1 |
61 |
9.62 |
1996~2000年 |
5 |
817 |
4.43 |
2001~2007年 |
7 |
2555 |
0 |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使该流域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结合图文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提出解决该河段断流现象的一些具体措施。
图示区域为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图是我国东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表3,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1)图中所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每年的冬至日,图中所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均达到一年中的值,这天,沿长江的①、②、③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2)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北部为,主要由沉积作用而成。南部地形以为主,塑造其地表形态的外力以流水作用为主导。
(3)据材料二描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4)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该地区热力环流和水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