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问题。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
| A.北太平洋 | B.南太平洋 |
| C.北印度洋 | D.南印度洋 |
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
| A.正北 | B.东北 |
| C.正南 | D.西南 |
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
|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
|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四川汶川(30.6°N,103.3°E)发生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周边地质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截止到5月17日,全国各地支援灾区捐款捐物总价值已超过60亿元人民币。据此回答1—5题。地震发生地区位于
| A.季风区和非季风过渡地带 |
| B.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 |
| C.长江支流岷江与干流交汇处 |
| D.亚欧板块内部的川西高原附近 |
地震发生时,东半球所处区域
| A.全部处在5月12日 | B.大部分处在5月12日 |
| C.少部分处在夜半球 | D.大部分处在夜半球 |
地震发生地区当天与下列几个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的是
| A.1月28日 | B.4月15日 | C.8月3日 | D.10月17日 |
该地震使震中附近河流沿岸多处发生滑坡崩塌,致使河流堵塞,其最大潜在威胁是
| A.滑坡体与河水一起形成泥石流 |
| B.土坝堵塞河道,上游水位上涨,易诱发地震 |
| C.土坝不牢,跨坝后洪水飞泻直下,危及下游地区 |
| D.多处堰塞湖拦水,致使下游地区干旱缺水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震后灾区的光缆干线网和微波干线网讯中断,严重影响与灾区联系 |
| B.“时间就是生命”,救灾物质主要靠航空运输到达灾区 |
| C.利用对灾区全天候航空拍摄,可以全时性指导救灾 |
| D.该地震会引发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地质灾害 |
当台风影响我国时,福建沿海某地测得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判断台风在此地移动的方向大致是
| A.由南向北 | B.由北向南 | C.由东向西 | D.由西向东 |
2007年10月超强台风“罗莎”袭击了我国台湾、福建和浙江等地。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罗莎”台风的是
读全球台风发生区域分布图,回答:
世界上台风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位于
| A.太平洋东部 | B.太平洋西部 | C.大西洋西部 | D.印度洋北部 |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
| A.甲型HINI流感会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
| B.交通事故减少 |
|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
| D.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