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究人员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单侧光下水稻根生长特性。
第一步:取黑暗条件下培养的水稻种子(如图A)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在水稻培养液中,乙组放在添加50mo1·L-1CaCl2的水稻培养液中,同时用适宜强度的单侧光照射两组水稻根尖,培养24h后,依图B所示分别侧量甲、乙两组种子根弯曲角 度
第二步:分别剪取甲、乙两组种子根尖4mm,用刀片将根尖均匀纵切成向光侧和背光侧两部分,随后测量这两部分的生长素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1)比较图A,B可知,水稻根具有  弯曲生长特性。
(2)据表分析,该浓度CaCl2促进了生长素从根尖  侧向  侧运输,从而  (增强/减弱/不影响)水稻根的上述生长特性。
(3)为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CaCl2对水稻根的上述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增设实验组进行实验,总的结果如图。

①实验增设了Ca Cl2浓度为  mol/L的实验组。
②实验结果表明,Ca Cl2对水稻根的上述生长特性的影响具有  性。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表示鲫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请回答:

(1)甲图中A代表;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2)甲图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3)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4)调查人工鱼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常用法。乙图中,在tl~t2时期鲫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型;已知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请根据图乙在坐标图上画出该鱼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要求标出tl、t2对应的数值。
(5)试从鱼塘的地理环境与放养的鱼类分析,建立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原理(限填一个)。

(16分)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 性状,低酚是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
(3)研究发现棉花纤维长与短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D和d基因控制。已知一随机交配的棉花种群中DD个体占40%,dd个体占20%,假设未来几年环境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则预计该种群的F3中d基因的频率为
(4)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连续自交得到纯种。请你利用该纯种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设计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5)为什么诱变处理的材料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的叶绿体中物质Ⅰ是。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填数字)。②过程的发生场所是
(2)乙图a中曲线1、2、3中代表净光合作用的是;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理由是。植物体处于A点时的温度下能否有有机物的积累(填“能”或“否”)。
(3)乙图的b中的1、2曲线代表的色素名称分别为

科学家将人的胰岛素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人牛的受精卵,并成功从牛奶中提取到 了人胰岛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提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目的基因和质粒用同一种 _______ 进行切割。
(3)在将基因表达载体导人牛的受精卵的过程中,常采用 _______ 法,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人大肠杆菌细胞中,则通常采用 _______ 溶液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 _______ 细胞。
(4)为了得到较多的卵细胞,可以对受体母牛注射适宜剂量的;利用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经过细胞培养至 _______ 期,最后进行 _______ 移植,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个体”,具体是指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问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 _______ 和 _______ (填微生物名称)。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_______ 和 _______ ,主要原因是 _______ (答出两点)。
(2)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_______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呈现 _______ 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3)果酒制作时的葡萄是否需要灭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