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和果酒制作的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 和 ;
(2)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置而成的卤汤。卤汤具有一定的 ,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
(3)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可用反应式: 表示。
(4)利用玻璃瓶进行果酒发酵时,发酵液不能超过玻璃瓶容积的2/3,原因是 。
(5)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在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
下图甲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乙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达到平衡后MA Ma(填“大于”“小于”“等于”)。
(2)图乙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后MB Mb(填“大于”“小于”“等于”)。
(3)图乙中的 (填图中数字)相当于图甲中的半透膜。图乙过程中液泡吸水能力的变化是 。
(4)若将图乙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填“能”“不能”)观察到核仁。
某实验小组为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请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含葡萄糖的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
50 mL |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
甲 |
25 mL |
75 mL |
无氧 |
乙 |
25 mL |
75 mL |
通氧 |
|||
50 mL |
未处理 |
丙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丁 |
25 mL |
75 mL |
通氧 |
(1)丙、丁组中酵母菌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完全相同,该反应变化是 。
(2)甲、乙、丙、丁四组中能产生CO2有 ,可以用 作为检测CO2多少的指标。
(3)丁组的氧气消耗量 (大于、小于、等于)乙组。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 (相同、不同)。
(4)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丁组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下图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 最可能属于大肠杆菌细胞模式图,其结构不同于酵母菌的最显著特点是 。
(2)若甲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细胞器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 。
(3)为甲细胞吸收Na+的过程提供动力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合成Na+的载体蛋白的细胞器是甲图中的 (填标号),该细胞器的形成与核内的[ ] 有关。
(4)通常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 。
(5)图中结构[ ] 是绿色植物能进行 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绝大多数是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
(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特点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解释在不同条件下该化学反应的状况:在 范围内,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在________点达到最高,限制反应速率继续增高的原因是______ 。
(4)若底物足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请在右侧上图画出唾液淀粉酶在10℃到30℃范围内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图乙表示某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时和19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 。
(2)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若丙图曲线是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测定的,适当提高CO2浓度,B点 移,C点 移。
(3)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 。
(4)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 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 (大于、等于、小于)300mg。
(5)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