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球上植物产生的纤维素中有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并研究这些微生物有利于人们更有效地利用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请回答:
(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宜从      的土壤中取样。纤维素分解菌之所以能够利用纤维素,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         
(2)培养基除含有碳源、氮源、水和多种无机盐外,还应含有      。其中,碳源主要为   。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目的是         
(3)纤维素分解菌纯化培养中常用的接种方法         。在添加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可通过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4)从纤维素分解菌中提取纤维素酶,可采用     方法,如果采用     法对该细胞菌进行固定,也可不经过酶的提取和分离等繁杂操作即可实现纤维素发酵。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细胞中一种物质结构如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左上角基团为碱基—腺嘌呤。请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
②该核苷酸是构成哪一种核酸的原料_____________(写中文名称)。
(2)图二为一条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图中所示1、2、3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结构与另一种核酸相比较,其特有的碱基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核酸的特有碱基可以用字母_____表示。
③通常由 条图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DNA分子,真核细胞中分布在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扬州瘦西湖中所有的鲫鱼组成了___________。 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___________。 扬州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____。
(2)柳树是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树种,柳树与龟相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不具有__________。
(3)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联系亲代和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桥梁是________,
小白鹭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
(4)白鹭羽毛中有一种蛋白质分子是由 一个环十七肽和一条六肽通过盘曲、折叠而成,则它共有肽键_______个,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它的平均分子量为_______

"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定位损伤大鼠的脑,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错误次数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


A
不作任何处理
8.76
112.39
B
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溶液的鹅膏蕈氨酸1 μL
15.72
149.73

(1)"胆碱能神经元"活动与受体有关,毒蕈碱受体是其中的一种,B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____________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与_________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的目的。
(2)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明B组大鼠的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3)研究发现,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却降低收缩频率。为了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上述两种肌细胞产生不同反应是否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下面实验。
实验步骤:①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作为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②将上述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③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__分别作用于这两种细胞,观察它们收缩反应变化的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则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心肌细胞的不同,表明乙酰胆碱的作用特点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

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可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不能向两极移动,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为研究Cd2能否诱导龙葵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将培养的龙葵幼苗分别用浓度为5 μmol/L、20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3 d、5 d,以完全营养液作对照(CK)。取根尖制片观察,按“微核细胞率(%)=(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统计微核细胞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
(2)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
微核的形成可能引起生物体的变异,该变异属于__ ______。
(3)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龙葵根尖细胞是否产生微核,实验中使用稀盐酸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使用龙胆紫染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中实验结果分析,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

(1)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5的量将
(3)在0~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 mol/min。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